在消费升级进程加快,社交媒体风起云涌,年轻吃货崛起的年代,各行各业面临转型变革。
很多传统食品企业在新一轮消费升级大潮中顺势而为,华丽翻身,而更多的品牌因为跟不上时代的节奏而逐渐被消费者淘汰。
随着年轻新时代消费群体崛起,传统的食品行业无论是在产品品类、品牌定位、产品概念、营销方式等各个层面,都需要进行重新思考与探索。
传统食品企业应该如何顺应时代大潮进行品牌升级,以投新一代消费者所好?
一 、重新定位
众多企业依托国内经济的发展,对品牌设计、定位等根本无所谓,粗放式发展日子也过得很滋润。但因为疫情及世界经济下行的影响,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新一代吃货对口味、包装、品牌越来越挑剔……等,传统方式肯定越活越艰难。而企业主应该静下心来进行品牌内容梳理及定位。
二 、品牌升级
环肥燕瘦,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审美标准,品牌也是一样。以前谈起品牌升级,都觉得应该是十年八年的事情,但是最近两年不改变就已经变得“六亲不认”了,所以传统食品品牌应该根据品牌根本内涵及流行元素进行品牌升级。线上线下各种眼花缭乱,要想吸引眼球升级品牌、再造形象、打造独特品牌IP是唯一的办法。
三、产品升级
品牌是产品的外衣、而产品就是身体,是企业发展的核心所在。产品创新是任何一个企业、任何时候都要重视的问题。传统食品企业如果想要突出重围,那产品创新是一个最基本的方式。
产品创新可以分为三种不同方式:一是“口味创新”,二是“包装创新”,三是“差异创新”。
01口味创新
以传统月饼市场为例,双黄莲月饼是最为经典的形式,近年来市场越来越多创新十足的口味月饼,有商家甚至推出了鲍鱼和燕窝月饼,以满足高端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北冰洋”突破单品策略,研发适合冬日饮用的暖胃花生核桃植物蛋白饮品“核花恋”,让消费者冬天也可以喝“北冰洋”。口味创新相对来说要求高、风险大,前期研发投入也不少。
02包装创新
产品还是原来的产品,但在包装形式上换个玩法,包括从包装结构、内容、图案等,近年来特别流行。
可口可乐算是这方面的尖子生——从2013年开始,每年一个玩法,从“昵称瓶”到“歌词瓶”、“台词瓶”、“城市瓶”,可乐口味一百年没变,但包装形式年年在变。
03差异创新
简单来说就是找到产品的最大特点,而不断地把这种特点放大。
这方面的代表就是前几年最红的“江小白”了。江小白在产品上没有主打传统的香型,而是以小曲清香为切入点;在目标人群上以年轻人为核心受众,以“生活很简单”情绪化的诉求与他们沟通;创作属于自己的“语录体”在产品包装上以小瓶装的形式适合年轻人间的休闲小饮。每一瓶酒都是一份心情一份故事,只不过一把好牌打得稀巴烂。
四 、跨界合作
近年来食品行业与各种潮牌、美妆,甚至与综艺、影视等原本八杆子打不着的品类之间跨界营销,各种暧昧互动越来越频繁。
传统食品品牌可以利用跨界的方式进行营销宣传,博取年轻消费者的青睐:一来跨界营销可以带来足够“吸睛”的话题效应,二来很多限量版的“跨界产品”上线即秒光,可以收获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
“老干妈”登陆纽约时装周;大白兔与美加净合作的奶糖味唇膏;旺旺、自然堂联合推出的“雪饼”气垫粉底
跨界合作需要双方都是知名品牌才能带来1+1>2的效果,彼此都籍籍无名的品牌,建议还是老老实实先用其他的品牌升级方式,把知名度与影响力提上来再说。
结语
传统食品企业的品牌升级是一项系统工程。希望食品企业的决策者把握好新一代目标受众的喜好,根据品牌过往的积累以及企业优势资源,采用最适合自身的方式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TEL:0760 88167666
QQ:453667869 453655833
E-Mail:youd001@126.com
版权声明:在法律允许范围内,本网站所展示的文章、图片、标志等涉及到知识版权的,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因为本网站非盈利机构,所以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或项目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